普洱茶的发展分析普洱茶从农产品朝着产业化生产发展,再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走专业化的道路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云南茶叶企业从历史上看,由于产区地理位置复杂,多种生态环境共存,交通不方便等因素,造成生产规模小,家庭作坊、小农经济形式的生产方式导致经营模式的单一和雷同,产品也趋于一致,缺乏差异化竞争。在面对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与其他行业相比,云茶的传统经营模式就显得缺乏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当市场呈现竞争时,我们的产品只剩下价格的竞争了。再就是,云茶企业中,经营管理者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多,管理水平不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茶叶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难以实现等等因素,导致了茶叶企业各自为阵,竞争混乱无序。走专业化的道路,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
就普洱茶产业来分析,专业的经营模式可以这样选择:生产加工企业,大部分分布于普洱茶的产地范围内,在云南茶企业中,这样的企业占多数,身临茶区,原材料采集及生产加工条件较好、有优势,但由于大多地处边缘山区,信息技术的利用及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处于劣势,对企业的发展形成阻力,在普洱茶发展初期,这些企业也是加入到产品的销售队伍中,直接参与终端销售,到各地参展、销售、直接面对消费者,取得了一定的终端业绩,企业的及有关人员也增长了见识。但这种状况随着普洱茶的理性发展过程,就会造成经营成本开支增大,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体现优势,这些企业逐步会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上,从原料的采集、归档管理、利用和加工工艺革新上多下工夫,进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与仓储、运输和流通环节中的优势企业建立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扬长避短,企业才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仓储运输业,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和因素。历史上,优质的普洱茶都要经过气候多样性、立体性、变化不定性,仓储运输过程,以及时间的消耗和堆积,才成就普洱茶的特殊品质。以近代普洱茶走过的历程和实践来看,广东、香港、华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较适合贮存,目前,各地市场上流通的老茶大部分是这些地区存有的。最近几年,这些地区的老茶销往各地,受到消费者的喜好和追捧,由于数量少,价格炒得很高。由于这些陈年老茶的存在和上佳的表现,为云南的普洱茶树立了榜样,增强了消费者购买和投资普洱茶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云南普洱茶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地区、环境条件优势,专注于普洱茶的仓储和运输,进行专业化的探索非常有必要。
流通业,是普洱茶产业中最活跃、最庞大的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分布于全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普洱茶营销企业、茶庄、茶馆、体验馆及茶文化培训、传播队伍,这一群体是由对普洱茶的尝试、认识了解、欣赏并参与而发展壮大的,是普洱茶产业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是消费者、投资人和受益者。这一群体会发展越来越大,从业人数及投入的资金将越来越多。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步突现出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普洱茶营销企业和联盟体,对产业的发展和带动起到积极的作用,专业的外贸出口企业也将不断增加,为普洱茶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B、科学化的发展探索。普洱茶从品饮、消费、供应市场的建设到产业的形成,虽然经历的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惊人,是茶类的发展历程中从未有过的。由于它具有特殊属性,使其发展超越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而进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普洱茶行业已涉及到经济学、哲学、美学、历史、文化、宗教学等领域,针对普洱茶的科研、教学工作也迅速发展。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分别成立了普洱茶研究院;由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公司创办的龙润普洱茶学院已在省会昆明成立,在有关专业院校的教材中,增添了许多普洱茶的理论知识、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之路,超越了一般食品和茶品的发展模式,所以,对产业发展之路的探索,也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普洱茶产业成长初期,由于诸多问题的出现,各方面缺乏对应的经验,感性的成分占据主导,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准备不足,表现出脆弱性,发展进程受到挫伤。2007年春夏之季,普洱茶经历了价格起伏波折,就是很多问题暴露产生的,在此之前,普洱茶的消费包括饮用消耗和建仓贮存过程,社会贮备量较少,生产量大于饮用量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产品的品质不稳定,没有严格的产品标准要求,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市场,短线投资资金参与交易,部分茶商和消费者盲目跟风炒作,获暴利的心态存在等等问题,造成普洱茶行业整个供销售体系和价格体系遭受挫伤,消费者、投资者和茶商的购买信心和热情受到打击,市场发展出现低迷状态。
遇到波折,也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一个产业的发展,要经历诸多曲折和磨难,才能成熟。世界上,与普洱茶产业发展经历相似的红酒产业,也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道路,才成就今天的辉煌。面对未来,如何科学地发展普洱茶产业,需要的是思考、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管理,目前,政府已加大了普洱茶行业的管理力度,产品的标准、生产工艺的标准已开始严格执行,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普洱茶走过的路,总的来说,就像其本身品质一样是健康、正常、发展的。目前,从消费需求来看,饮用普洱茶的人数不断增加,投资收藏已趋于理性,国外的消费及投资也开始逐渐增多,终端销售体系的建设已经形成,最近几年,各地的终端市场和交易市场建设得以发展如此迅速,普洱茶起到关键作用。从供应体系看,生产厂家和营销企业已加强了产品的质量管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C、品牌化的培养建设。我国茶叶的出口,多以原料或半成品进入国际市场,由于品牌化程度低,茶叶的品质稳定性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产品价格低,大部分产品到了国外,都要进行拼配和再加工,冠以别人的包装和品牌,流通于市场。比如,英国的“立顿”茶品牌,享誉全球,它的原料和半成品来自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茶叶。所以,要解决中国茶行业,产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品牌的培养和建设是核心之一。这是一长期、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经过丰富的积累和创新的建设来实现,既要重视挖掘中国茶叶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要改变一些传统的经营模式,借鉴国内外现代的经营理念,引入其他行业品牌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我们的茶产业才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业的一个品类,属于传统的名优茶,进入本世纪以来,因其价值经过研究和实践检验,得到充分肯定,并迅速传播,给追求健康生活的现代社会带来了福音,人们开始关注、尝试、研究和消费普洱茶,需求市场因此而形成。需求市场的产生,迅速带动了供应市场,短短几年,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快速攀升,由一个单一的茶品类发展为一个产业的形式,这在其他产业发展中是不多见的。
历史上,云南有“大益”、“中茶”等几个传统的普洱茶品牌。只是由于过去普洱茶量小,品牌代表的商品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但这些品牌是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基础,因为它们的存在,普洱茶才有榜样,“陈年普洱茶”、“老茶”的概念才更加巩固,整个普洱茶的品牌美誉度才会如此高。虽然“大益”、“中茶”的早期产品现存于世的非常少,但它们品质的上乘表现,使我们的产品未来发展看到了希望,为了云南目前众多的普洱茶品牌建设树立了榜样。
在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发展速度太快,配套服务系统还不完善,品牌建设和管理滞后,造成产品市场中的一些混乱,其中,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带来的危害最大,有些消费者在尝试和饮用普洱茶时,盲目听一些商家的误导宣传,对普洱茶的饮用和品质鉴别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喝到一些品质较差或假冒名牌的茶叶,留下不好的印象,对普洱茶的品质产生了怀疑,动摇了消费的念头和信心。而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一些厂家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盲目生产,造成产品品质混杂、质量不稳定;有些商家盲目追捧,盲目炒作,对普洱茶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和误导,只管产品一销了之。而一些不法商人乘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市场,导致一些消费者、投资人、茶商蒙受损失。
普洱茶产业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问题,需要不断的解决,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现已加大了综合管理的力度。其中,品牌的建设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也加大了,目前,普洱茶的生产、流通、消费、投资仓储、交易呈现理性和良性的发展阶段。
D、标准化的管理指导。回顾过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统一建立了各品类茶叶的收购、加工标准样和贸易标准样,都采用“实物标准”的方式,按一定的程序和统一的规定来制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积累,各个品类的茶叶生产、加工标准逐渐形成和完善。1979年,云南制定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制定了九个标准样,确定了普洱茶号的编制方法,规定了普洱茶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作为生产或管理指导。1981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给昆明、下关、勐海、普洱、澜沧、景谷茶厂发出了《检发云南普洱茶品质规格试行技术标准的通知》,规定了普洱茶的感观指标、理化指标、成品质量、包装材料等标准和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主要由国有企业完成,贸易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统一负责,生产销售形式简单,这一时期执行的标准严格来说是一个企业的标准,但它的执行力度较大,起到了规范普洱茶生产生加工销售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产品品质较稳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体的出现,普洱茶的生产和贸易开始活跃,普洱茶传统生产企业实行自主经营,产品的要求多以市场需求来决定,品质要求以经济合同中的规定条款来约束和执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普洱茶的声誉迅速提高,喝普洱茶的好处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国内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拉动了生产的快速发展,由于过去制定的标准具有局限性,不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加之生产管理、市场监督工作没跟上来,导致供需市场中,产品品质出现一些问题。在原料采集方面,由于无标准采摘,造成普洱茶原料级别混乱,盲目的提高产量,与原来具有市场优势的滇绿、滇红茶抢原料,有的茶区甚至演化到杀鸡取卵式的开采,砍倒大茶树采集鲜叶。在生产加工中,有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不注重生产加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级别混乱、包装标识不清、生产日期含糊。有些不法人员利用品质低劣的原料和非普洱茶产区的原料加工品质低劣的产品,混入市场销售。在产品流通中,以次充好或假冒品牌、名牌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3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DB53/T103-2003《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从此,云南大部分生产企业开始执行这一标准,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
2004年4月16日,国家农业部发布NY/T779-2004《普洱茶》行业标准,这是一个推荐和参考性标准,不属国家强制性标准。
2006年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3T/103-2006《普洱茶》和DB53/T《普洱茶综合标准》,这一标准代替DB53/T103-2003,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在前两个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目前普洱茶生产现状制定的强制执行标准。目前,我省所有生产加工普洱茶的企业都按照这一标准执行,配合质量安全许可证的颁发,进行工厂的环境、设备、生产技术规程、仓储条件、厂房建设、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改造,加之政府各相关部门加强了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普洱茶产业进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然而随着对普洱茶更深入的研究和消费实践,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普洱茶原料资源的供给极限是多少?古树茶、老树茶和台地茶的品质特点如何鉴定、区别在哪里?普洱茶的最佳品饮年份是多少?生产量、社会仓储量和消费量的关系怎么才合理?怎么科学地普及普洱茶?世界上哪些地区最适宜普洱茶的存放?普洱茶深加工怎么发展?这些年的生产、贸易实践怎样转化为理性认识等等,这些问题不仅要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来完善。
普洱茶属于标准的农产品朝着工业化产品发展,设立科学、合理的标准,科技、理化指标、可靠性和安全性要增加,需要大量的科学试验、检测论证才能完成,结合感观审评指标和人文性,才能完善。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一套完善的普洱茶国家标准。这套标准将以生产无公害、原生态茶为原则,既要考虑到普洱茶生产的工艺,又要结合设备改造、工艺革新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江南体育官网,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普洱茶的概念、定义、产地、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标志、包装、运输、贮藏、产品外形、理化指标、安全性指标及产品制成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做出具体、定性、定量的规定。
普洱茶标准是建立在普洱茶本身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和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是理性认识的体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
E、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据有关资料,2007年1-9月,我国普洱茶出口,香港是第一大市场,占出口总量67.23%,其次为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韩国、波兰、澳门、俄罗斯、德国。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出口量与前年持平,但出口金额增长,这与国内普洱茶价格提升有关。香港市场是传统的消费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还很低,还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和空间。
a、消费需求快速扩大,从2000年开始,饮用普洱茶的人数逐年增加,到2007年,品尝过普洱茶的人数达到几个亿,常年饮用者已达几千万人,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b、普洱茶的终端销售渠道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零售市场中,茶庄、茶店、超市大部分都有普洱茶销售,有的地区茶叶销售市场中,普洱茶占据主导地位。
c、经过几年的消费实践和有关部门的监管,普洱茶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和稳定,产业已形成科学、合理的布局,产业中各个环节呈现规范、均衡的发展。
d、经过几年的产业培育,普洱茶的社会仓储量已达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不同仓储年份和不同档次的优质产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a、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中,中国茶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与中国瓷器、丝绸走向世界各地,普洱茶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茶品类之一,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影响力,目前,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地提升,国外对中国经济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增多,为中国茶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b、普洱茶作为一个特殊的茶品类,近年来,已引起国外一些食品、医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它的价值逐渐被国外消费者认可,饮用和收藏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
d、国外的投资、收藏已经开始,马来西亚海鸥集团正建设一个“大马仓”,专门用来储藏普洱茶,以普洱茶为基石,发行投资基金,三年期满后,将为国际市场提供经过仓储的优质陈年普洱茶。普洱茶已吸引了国际资本的介入。
a、大力传播中国茶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茶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国际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和发展有利地推动了普洱茶经济的发展。
b、坚持科技兴茶的思想,通过大量的科技和理化分析资料,让外国人认识普洱茶的价值,认可饮用普洱茶带来的好处。
c、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是多民族聚居地,长期以来形成丰富多彩的饮茶习惯和风俗,茶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文化和茶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体验饮用普洱茶带来的乐趣。
d、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对普洱茶产品的开发,既要继承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又要结合现代国际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发展普洱茶的深加工,开发快速、方便、多样化和复合型的产品,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e、普洱茶企业已加快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实施品牌化运作,加强出口专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创建和壮大全球化经营主体的规模。
f、注意保护好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美誉,完善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指导和保护措施,在大力发展普洱茶的同时,巩固滇绿、滇红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使整个云茶产业得到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