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分类
JN体育云山深处有好茶

  JN体育云山深处有好茶远山层叠,云雾缭绕JN体育,闲庭似画,烹泉煮茶。茶在沸水中辗转腾挪,变幻身姿,历经苦痛与快乐,为来客献上口感鲜爽、滋味绵长的茶汤,从而完成从前世到今生的涅槃。

  就在六七年前,招待客人,客寨人还只能拿出柑橘。柑橘甜美,但因随处可产可见,并不具备超强的市场异质竞争能力。于是,探索更好的出路与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这个位于保靖清水坪镇、白云山下、酉水河畔的土家小村庄努力的方向。

  在与茶相遇相爱、相生相长的十年里,客寨人以锲而不舍、奋斗拼搏的精神完成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实现一次生命的涅槃,像极了茶来世间千锤百炼的生命历程。

  夏雨微凉。雨停,风住。远眺,但见白纱般的雾岚悬在白云山巅不动。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高湿多雾,生态完整。客寨是被这座大山所滋养而生长起来的村庄。

  2011年,时任客寨村党支部的周海林,时常听人谈及吕洞山区如火如荼的保靖黄金茶推广种植形势,怦然心动,跃跃欲试。

  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安江农校。不论身为乡里的农技员,还是后来辞职单干,周海林一直在探索适宜乡亲脱贫致富的路子。他先后种过食用菌、香料烟、烤烟、沙田柚、椪柑、脐橙,还搞过蚕桑养殖,但凡能养的种的,都试遍了,但效益均不理想。

  那年春天,周海林自掏腰包,以每株8毛钱的价格,从葫芦镇购进6000株一号茶苗。不到3亩的小茶园很容易就被高山、密林、云雾所遮盖,但它却以倔强坚挺的姿态,一不小心,成为一个宏伟蓝图的滥觞。

  2014年11月26日,保靖白云山万亩黄金茶示范基地定植仪式在客寨启动。基地以客寨为核心,联动中溪、夕东、马王、大坝四个村,共同发展“白云山万亩生态有机茶园”。

  如今,自周海林种下第一批茶苗已经10年,客寨已建成保靖黄金茶园3500余亩;截至2020年底,清水坪镇茶园种植面积已达7000亩,可采面积2000亩,带动420余户建档立卡户、1700余人就业,有力地推动脱贫攻坚、实现茶农增收,并成功实现保靖黄金茶从吕洞山片区向泛白云区片区的产业转移。

  往日,云山深处是客寨的劣势,如今成为发展茶产业的优势。经此一搏,村里的能人们算是看明白了:与白云山和茶产业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相匹配的,是两者环环相扣的巨大的美学价值。

  于是,客寨人萌生了“茶旅文”一体发展的想法。他们历来讲究实干,“茶旅文”一体发展并非妄想。

  客寨本来地处偏远,但随着迁清公路与张花高速花里连接线的贯通,抵达变得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加之,它背倚白云山的丰茂资源,面朝风光壮阔的奔腾酉水,脚踏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的厚重基石,而隔河相望的就是那闻名世界的里耶古城。此外,雏形初具的万亩茶园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内涵。

  如今,已经卸任村党支部的周海林,专注于全村的茶产业,一门心思要把客寨的茶做强做大。他常与接任的田仁祥共同商议村中大事,包括如何把村里的“茶旅文”做起来。

  村中有小溪河,名为“倒流河”。这条自白云山而下的清澈流水,从东向西流淌,贯穿整座村庄。村中人家分布于倒流河两岸,自山脚依山势向上蔓延,零星点缀于山间丛林。

  自西向东而行,溯倒流河而上。一片占地15亩的保靖黄金茶母本园映入眼帘,这里拥有38个优质单株,可为白云山片区茶产业提供良种繁育。周海林负责母本园的管理,他刚刚雇人将茶树修葺整齐。雨中的茶叶片上泛着微光,风中的茶树枝轻轻摇曳。垄垄行行,层层叠叠,像极了悠扬动听的五线谱。人立草木间,如壮丽的画,如浪漫的诗。

  暂时偏离溪河,向山林深处进发。与客寨茶产业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脚下这条长达25公里、投入数百万元的茶园道路。沿途茶园错落,伴有大小两座防旱山塘以及无数花树。这里,可休闲垂钓、可漫步观光、可骑行健身、可登高望远。在这里,人同茶一样,沐浴着云山深处的漫射阳光,呼吸着新鲜洁净的富氧空气。

  早在2017年11月,在保靖县城乡规划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客寨村美丽乡村规划》便诞生,“茶旅文”融合发展成为其重要内容。

  《规划》问世后,客寨村人立即行动,通过土地流转、口粮田改非等多种形式,分别在中溪村出口、八组所在地等处,完成了40余亩土地的征收,预留给茶展厅、游客接待中心、高标准厂房、民宿、停车场等项目的建设。

  客寨人决意要把自己的家园打造成集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事劳作、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商品购物等多项茶旅内容高度融合的新型茶园、创意旅游地。

  清水坪镇年轻的女镇长李璐说,白云山万亩有机茶基地以“有机、智慧、循环”为指导思想,以“一园、五村、十景”为空间布局,着力于把整个园区打造成“有机生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