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分类
江南体育官网产业发展 托起特区边远乡村振兴梦

  江南体育官网产业发展 托起特区边远乡村振兴梦“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总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高山军营村,云上白交祠。在厦门特区海拔最高、最边远的山村,三十多年来,两村乡亲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种茶种树;他们因地制宜,梳理高山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大潮中尝到甜头;他们与时俱进,探索产业融合,做大做强都市现代农业……

  打破思想桎梏,不等不靠自立自强;挣脱大山束缚,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如今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穷乡变富壤,山村变花园,以产业发展托起的乡村振兴梦已然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最美乡村福建省文明村、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这些响当当的荣誉,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9月的高山,秋高气爽江南体育官网,绿意盎然。如今的军营、白交祠富足、美丽,从鲜为人知的贫困山村变成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农村。

  谈及两村的变化,军营村已经80多岁的老高求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导报记者,三十多年来,高山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住、行三方面,最能体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高求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在大多数人已经能吃上大米干饭的时候,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主食还是地瓜和稀得几乎看不见米的稀粥,至于荤腥,只有在节日里才能见个一星半点。现在好了,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能实现“三菜一汤”。住的方面,家家户户告别了低矮潮湿的土墙房,全部盖起新瓦房,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在外面大城市买了楼房。运输工具也紧跟时代步伐,以前出入都是靠走路,有辆代步的自行车已经很奢侈了,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上山下山方便多了。出入方便,很多人外出务工赚钱,一年能增加一百多万元的收入。

  1986年4月7日,时任厦门市委、副市长的习第一次来到军营、白交祠访贫问苦。对于两村的发展,习指出了一条因地制宜脱贫活村的路子:在军营村,他说要多种茶种果,山坡地可以种些柿子;在白交祠村,他指着光秃秃的山头说,要山上戴帽,山下开发。

  发家致富有了方向,两村乡亲甩起膀子加油干。他们开垦荒地,种树种茶,几度寒暑,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厦门西北角的高山上,山头披上了绿衣,叠起了层层茶园。250亩柿子林承包出去后,军营村每年有了8000元的租金收入,成为该村村财收入的“第一桶金”。每家每户的茶叶也见到了收益,到1998年,两村新建的房子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两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2200多元,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了。

  解决了温饱,如何继续增收,激发产业“造血”功能,成为两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个投资70万元、提高制茶水平和提升茶叶品质的现代化的茶厂建了起来。后来担任村党支部的高泉阳自豪地说,经过茶厂加工的茶叶,每斤价格提高2元-3元,全村一年粗略算下来就能增收约150万元。

  生产效率提高,解放了生产力。茶园的扩大,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两村茶园面积达到了100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更是上涨到近9000元。“这是军营村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我们村在镇里基本上可以算是首富了。”高泉阳说。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从单干到合作,习惯了“小农经济”模式的村民开始尝试“抱团取暖”。2010年,军营村村民高水银和几名村民牵头办起了西营茶叶专业合作社。高水银介绍说,合作社成立后,专门邀请专家到村里来指导社员种茶制茶,镇村干部也带领合作社社员赴安溪等地学习茶叶制作等工艺,并逐步在全村推广。

  当地茶叶龙头企业也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建立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就地安置劳动力,传授制茶工艺水平,为村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形成一条有序的产业链,实实在在增加村民收入。

  恒利茶叶公司每年引导、组织军营、白交祠村七八十名茶农到镇上参加培训,由农业部门技术专家、大学教授或者客户进行讲授,让茶农了解市场的需求,学习高效的管理方法。公司还与当地茶叶种植户签订协议,在未收成之前,事先为当地农民提供生态、环保、无毒、高效的化肥农药,确保茶叶质量,待茶叶采收季节再和茶农进行核算。军营村云山茶叶公司则与村民签订购销合同、租赁合同,组织培训、提供优质化肥和环保型农药等方式带动村民种植优质茶叶。

  科学改良茶叶品种,做足“茶文章”,也是产品升级的一大举措。在市区农业部门支持下,茶农们原来较差的茶叶品种毛蟹、本山等,改良换种成单枞、乌旦等高优品种。目前,军营村出产的茶叶品牌以慕兰乌龙、雅毫铁观音等为主,孕育了恒利茶叶、银山茶叶等著名茶企。过硬的品质叠加品牌效应,让两村的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不是只有种茶一条路,也不能只有种茶一条路。据厦门市旅游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农业观光游已经成为厦门“城里人”周末休闲新方式。高山人守护多年的绿水青山,也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自2013年“五位一体”建设以来,军营和白交祠两村全面梳理村庄的旅游资源,打造了如七彩池、百丈崖等一批特色景点。几年来,两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

  军营、白交祠声名鹊起,游客渐多,村民开始在这场乡村旅游的大潮之中尝到甜头。在外开茶叶店的军营村村民高金彪果断回乡开农家乐,越来越火爆的生意,证明了他的眼光。

  村民苏银坂,有了个“小马云”的外号,一是因为他在长相上跟马云有些神似,二是因为他在村里开了家农村淘宝店。这家2016年6月开业的农村淘宝店,成为军营村茶叶、地瓜、蜂蜜等农特产品的展销平台,开业仅一年多,农村淘宝店的净利润达到了七八万元。

  杜绝恶性竞争,让民宿、农家乐经营更规范,在同安区委区政府的引导下,白交祠村成立了该区首家农村旅游股份合作社。白交祠村党支部杨明福表示,成立旅游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打响白交祠乡村旅游的品牌,实现村强民富。

  据介绍,军营村通过土地流转,和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百利种苗公司合作建设“军营红”番茄基地,种植经济价值高的越夏小番茄。“我省大部分番茄种植地海拔低,夏天生产出来的番茄不是很好吃。”百利种苗总经理康英德说,军营村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番茄糖分积累,生产出来的小番茄比普通小番茄糖度高了7度。因此,基地产出的番茄,还没成熟,就已经全部被预订。

  基地建成,增加了村民收入,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据介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模式租用农民土地,后期用工基本聘用军营村村民。随着基地全部完工,未来或可提供上百个就业机会,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乡村的小康能否持续,年轻人的参与十分重要。高泉阳希望通过基地的运行,把现代农业的技术传播出去,吸引更多青年人回乡种植高端反季节瓜果,促进军营村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带动农业转型。

  导报记者 吴鹏波 见习记者 林丽萍 通讯员 杨心亮 何东方 陈嘉新 文/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