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品味66 不一样的品味 不一样的滋味

  品味66 不一样的品味 不一样的滋味截止4月25日,品味66现价6万/套,据统计市场放空的期货单超过4000套,无数小商户因为放空品味66而承受巨幅亏损,人心惶惶,不时传出有商户因无法承受亏损而跑路的消息。

  品味66,从当天益友会预购价3880元 / 套,短短3天时间,最高涨幅高达20倍,秒杀比特币。巨额涨幅的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品味66”是2006年庆祝勐海茶厂成立66周年发行的一款纪念茶。限量发行666套,660克一饼,一生一熟为一套。为什么突然就火起来了?正因为大益益友会发布了一条新品“品味66”生熟套装的预约认购信息。而且在发售规则里写明:仅限于开通益友会app的尊享服务方可购买;而且每人限购一套。

  拿最新的股票热点为例,游戏驿站短期涨幅100倍,虽然最终一地鸡毛,但很多大佬已折戟沉沙。同样的,近期大益茶也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只不过主角变成了品味66。

  这背后不难发现是资本通过金融手段操纵,扭曲了短期的供求关系而产生暴涨的结果,某“庄家”得知厂里库存有限(可能是有厂方内鬼配合),配合某业内知名报价网站上架现货产品价格,制造了现货无人问津,诱导市场的散户跟风卖空,并多次继续诱空,再快速大幅拉升,3天内最高涨幅20倍,击溃散户心里防线,最终以实现获利平仓。同时,引发市场跑路危机。

  最终品味66的逼空行情,看到目前现货10000元/套依然无人问津,期货高高在上60000元/套。可以推测期货过后,结局依然是一地鸡毛(但很多人已经不得不认亏离场)。 做空固然可恶,如果亏损亦不值得同情。但做多与做空均是价格的发现者,同样承担了风险,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卖空数量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引发逼空,涨幅令人咋舌,最终卖空者承受了巨大的亏损,也让市场的热度上升。轩辕号、千羽孔雀的暴涨,19沧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做空行情。。。(懂的自然懂)

  当然做空也有好的一面。它可以快速调整价格体系,长痛不如短痛。同时做空提供了对冲机制。国家股票市场,也有做空机制。我相信大益厂方对于做空力量是不喜欢,但也不排斥。善用资本的力量,善于引导资本。只有做多的市场,不如同时可以做多做空的市场。暴涨极大引发新闻讨论,成为时事爆点。(做空,然后逼空暴涨,看热闹不嫌事大,虽然大家都不关心源何暴涨,参与者更多只是观察到暴涨的现象。)警告大家,不要轻易做空大益茶,不然会成为loser。

  多空转换,谁是空军?谁是多军?只不过转换了品种 ,站队不一样而已。逼空者,没有道德制高点,更多的是玩弄人心,玩弄市场规则。披着道德的外衣,无情的资本通过内幕消息JN体育,扭曲市场成交规则,赚取黑心的钱,昭然若揭。试问,真正喜欢大益普洱茶的人会担心大白菜、05年勐海孔雀等明星茶暴跌吗?他们还巴不得有人去做空中期茶,这样又可以愉快的买买买了。期货逼空行情更多的是无情的资本收割一波不明的韭菜的故事。赢的是资本,输的是投机者和收藏客(高位对敲,虚假成交,把筹码空给外围的收藏客/韭菜)。

  普洱茶今时今日离不开大益普洱的市场开拓,先驱者不为过。不得不佩服厂里的运筹帷幄,高屋建瓴。这一次,厂家明事理,不被庄家道德绑架,不助纣为虐,不让恶庄轻易赚取不义之财。你真要坐庄,真的爱这款茶,要把茶叶价格拉起来,庄家去市场把现货收干净了,通过内幕消息得知厂里只有少量库存,恶意炒作益友会盒子,一个快递盒子5万块,传出去,不就是笑话吗?以后谁还敢买大益茶?厂家的做法是谨慎的。厂里有高人!一般益友会抢购隔天发货,这一次厂里发货时间延长,特意将益友会外箱 变成普通的白皮纸箱,而且部分盒子的大益封条是割开的,额外再粘上普通的白色透明胶带。言外之意:这只是普通的大益茶,不要恶炒,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热度。

  另外编码分组1-137。是不是意味着数量不仅仅只有195套?第一组195套,还有第二组,第三组吗?

  回归茶这个字,茶是人在草木间,喝茶不仅能让我们回归自然,修身养性,更所谓聚首茶更香,亲友相聚总爱喝茶聊天,业务走访少不了喝茶,逢年过节送礼更少不了茶。茶应该是有温度的,而不是沦为资本无情的工具。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品茶,品普洱茶,再到收藏普洱茶。不仅仅是品饮乃至将普洱茶当做是一种资产。十倍收藏市场是一代茶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你我之幸。今年大益的经销商会议主题:十倍收藏市场,星辰大海的事业。(具体可查看大益行情网 文章 )。里面讲到了一点厂家强调:理性投资,不追涨杀跌,推广大益茶道与信仰。回归理性,坚守价值。

  何谓价值?就是不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简单点说,让茶不仅仅是农副产品,而是文化消费。目前为止,普洱茶流通远不及茅台,威士忌,资本无法进入,也不敢进入。挑箱 ,磨皮 ,益友会 , 茶碎 ,茶油都是无中生有的把戏,扭曲了短期的市场供求关系,资本只需要花很少的钱,收少量“完美”(这世界上有完美的茶吗?)的货,就可以达到拉价的作用,从而收割不明的韭菜,而有货的人也只能跟随叫价,然后私下低价出售。普洱茶尤其是大益茶流通市场目前盛传一种口号:这是一个抢钱的时代,收割韭菜的时代。只要钱,不要货,只要期货单不要现货。快速涨跌的行情 ,让真正的收藏客胆战心惊,不敢轻易入市, 无法落地实销,就无法真正打开收藏市场。反而让市场的交易沦为畸形的怪胎。在芳村二级市场空转,沦为的工具。买的容易,卖的难。以群峰为例,出售十提群峰,如果是益友会原封好的26万/提。验货不碎的25万/提难以出售,即是一个缩影。

  是任由无情的资本,把茶叶当做筹码恶性炒作?还是传递普洱茶的价值 ,做好一个茶人的本分?是饮鸠解渴 ,还是细水长流?